Kindle Paperwhite 4 开箱 & 不完全评测
Kindle 到了。
前前后后拖了一个月,终于决定写完这篇图文。不过还好,正好把我这一个月的体验说一说。
一、购买原因
事实上,Kindle 558 已经买了一年多了,用的还不错,前前后后已经看了接近 20 本书了,但是,主要有两个问题让我想要再入一个。
1. 无背光
说到这个问题其实让我有点气愤,因为我刚买 558 没几周,就出了价格相近但有背光的 Kindle 青春版。
Kindle 的屏幕看书的确舒服,但是,只要光线暗了,就是瞎子。
2. 储存空间
这个问题到不是刚需,虽然只有 4 GB 的储存,但由于在商店里买的或者是邮箱推送的书会自动存入云端,所以看的时候下载下来,不看了就删掉。但从内置浏览器下载和通过 USB 导入的(盗版书,字典等)却不行。而且有时候出门在外,忽然想要看某本书,就很麻烦了。
所以这次趁着 PDD 的百万补贴,提高原本 700 元的预算直接购入了全新的 32 GB Kpw 4。毕竟 Kindle 这种产品可以用很多年,并不像手机那样更新换代十分频繁。
二、开箱体验
这时,细心的我发现了一个问题。
我记得我买的不是国行啊?
看来都是国内代工生产的,而且还刻上了中文。
暗号:马德因尺那。
说实话,当看到这行字的时候,就感觉这 Kindle 买值了。
三、评测 & 对比
接下来,我们会从各个方面将 558 和 Kpw 4 进行对比。
1. 外观
可以看到,正面的 Logo 颜色和工艺都有改变,而屏幕也从向下凹陷变成了与边框平行,这样设计不仅更加美观,同时也为了防水。
而从背面来看,不仅 Logo 变了,材质也由塑料变为橡胶,手感更好(指纹更多)。
2. 背光
作为购买 Kpw 4 的主要原因,这一点也是我所重点关注的。
屏幕正常。
那么这 24 级亮度究竟是什么效果呢?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不同亮度的区别,我选择在黑暗的房间里,同一角度,同一位置,同一对焦点,关闭 HDR,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,仅调整亮度进行拍摄,效果如图。
事实证明,Kpw 4 的背光完全满足各种情况的需求,甚至可以当作手电筒使用。而在我实际使用的过程中,最高都没超过 7,一般白天关闭背光,晚上会开到 3~4。
3. 文本体验
Kindle 作为电子书,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看书了。
- 中文
这里我选择了 Amazon 上正版的《基地》进行对比。
上面的两幅图所用的配置均为“页面显示”菜单中的“标准尺寸”。可以看到,两款 Kindle 屏幕大小相仿,但 Kpw 4 字体却更小。
接下来我将“字体大小(14)”和“粗体(5)”都拉到最大,情况相同。
这里有好奇的小朋友也许会问,怎么屏幕颜色不一样?原因很简单:我开背光了。
- 英文
英文书则选择了 Amazon 上正版的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's Stone。
这里选择的配置与中文部分相同,同时开启了“生词提示”(第一张图片里面没开),行、段间距会有所不同。
拍完图片后,Kpw 4 收到了系统升级的推送,升级后两个 Kindle 处于同一版本,但字号问题依然存在,后来经过测试,发现也许是书的问题。
Kindle 看外文书籍的体验也不错,这源于其便捷的查词功能。开启生词提示后,Kindle 会自动在复杂词汇上进行标注,以快速了解词汇大义。生词提示共有 5 档,可以根据自己水平的高低进行调节。此外,长按以对文字进行选中后会弹出一个小窗口,这里你可以选择已下载的字典对词义进行查询。除了系统自带的字典,我还下载了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》和《维基百科离线版》。在联网的情况下,还可以使用在线翻译。查毕,将生词加入到“生词本”中,没事的时候,可以通过生词本对词汇进行强化记忆。
4. 图片体验
这里我选择了漫画《魔法禁书目录》。
仔细观察,可以发现的是 Kpw 4 的文字部分更加清晰(这里我应该关闭了背光)。实际体验中,以前用 558 的时候,常常需要放大才能看清字,放大还需要一定时间加载,而 Kpw 4 不需要放大也能看清。
5. 浏览器体验
Kindle 中自带了一个浏览器,但由于墨水屏刷新率低,所以体验并不是很好,但可以救急或者下载电子书,也有一些网页对 Kindle 专门进行了优化,用来看新闻也是可以的。
或许是因为尺寸原因吧,显示的内容有所不同。
6. 防水
这里不放图了,封面图的介绍上也写了,Kpw 4 是防水的,实际使用的过程中,我试过用水冲洗,还试过在浴室里泡澡时使用,但没试过放在水里泡。屏幕上的水会干扰触控。接触水之后,就将 USB 口向下,机身内部的水就会自己流出来,之后用毛巾或者时纸巾将水稍稍洗去,注意不要去抠 USB 口,最后自然晾干就可以了。
一句话,电子产品防水不防贱,故意放在水里,谁也救不了你。
7. 保护壳
一开始我以为保护壳是通用的,到手后发现 Kpw 4 更大,于是在上面那家店又买了壳。
需要注意的是,黑壳是官方壳,彩壳不是。黑壳大概能贵 ¥ 50,优点是做工好,可以 360° 随意翻转。彩壳的优点是图案多,便宜,但翻转到大于 180° 后虽然可以继续翻,但会回弹,而且壳的边缘有一点割手。
这两款都是硬壳,网上还有卖软壳的,体验未知。
8. 续航
这点我要吐槽一下,Kpw 4 的续航明显不如 558,即使关闭背光也一样,不过还可以接受。之后的使用中感觉好像还可以,并且 Kpw 4 有低功耗睡眠模式,待机更省电。
9. 泡面盖
很好用,无论是康师傅还是日清意面都可以用。
四、个人感受
Kindle 有没有必要买?买哪一款?这是很多人都在问的问题。它只是你一个昂贵的泡面盖,还是一个真正对你有用的,可以用来学习的工具,都取决于你自己。
在我用 Kindle 的过程中,文学,科幻,网络小说,漫画,甚至是知乎日报等等,我都涉猎过。我认为,不读书的和读书深的人都没有必要购买 Kindle。不读书自然不用说,买回来也不过是泡面盖;而读书深的人,尤其是喜欢在书上批注的人,是不适合购买 Kindle 的,不光是 Kindle,其它电子书也是如此。Kindle 自然是有批注功能的,但自由度低,且操作并不是很顺手,对于纸质书来说,拿起笔来一画即可,而在 Kindle 上,光标的定位就会让我抓狂。
那到底买不买 Kindle 呢?我的答案是:买。作为一名喜欢闲暇时读读书的普通人,Kindle,足矣。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Kindle 是书,不是玩具。他没有过多的功能,简洁,明了,为了喜爱阅读的你而生。那不大不小正正好好的尺寸,即能使你不像看手机那样把目光集中在一张小小的屏幕里面,又兼顾了便携性。而那墨水屏幕,具有着不发光的特性,是各种屏幕中观感最舒适的,在加上那只有刷新时才会耗电的特性,使得 Kindle 的待机时间比各种电子设备都要长。而这些特性,也显示出 Kindle 这款产品的定位——一本本能够随时随地阅读的书,不,准确来说是无数本。他是书,却胜于书。你不仅可以看书,还可以看漫画(本子),RSS 推送新闻,文件,乐谱,甚至于电子词典,他都可以做到。有人会说,手机不是也可以吗?的确,手机可以做到,甚至更胜一筹,但它不是书,它是电话。Kindle 作为“书”而生,贴近于纸质书的体验,他没有繁杂的功能,能让人真正静下心来去细细品味一本书中的味道,在喧闹的世界中寻求内心世界的宁静,这才是 Kindle。
虽然他有推送功能,但没有手机方便,所以想要在 Kindle 上进行碎片化阅读的话,还是算了,你没有必要花这笔钱。如果实在想要体验一下,建议去闲鱼上买一个旧版 Kindle,或者是其他电子书也可以。
如果你像我一样,喜爱看书,但又不深入,不妨试试 Kindle,预算足够建议直接购入 Kindle Paperwhite 系列,有钱的话可以试试 Kindle Oasis 系列,此外 Kindle 还有已经停产的 Voyager 系列,这一系列原本的定位介于 Paperwhite 和 Oasis 之间,貌似也不错,相比于 Paperwhite 好像还有自动调整亮度的功能。
另外,如果家里有上了岁数有老花眼的长辈喜欢看书,不妨买一个作为礼物送给他们,相比于纸质书的蝇头小字,Kindle 的多级字号与字重调节显得十分亲切,且操作简单,不伤眼,多下几本书后送给他们,一定是令人高兴的。
功能如何强大,不去使用,就是垃圾,不要脑袋一热,就想去买,买回来后用了几天就扔到一边吃灰,这不值。
五、资源推荐
1. 书伴
这个网站上有各种专为 Kindle 准备的使用技巧和资源。
2. Epubee
可能是全网最大的电子书库了吧,azw3,mobi,epub 格式的电子书应有尽有,但现在下载需要付费。
另外提一句,建议多多支持正版,Amazon 官方商店里的电子书相比于纸质书是真的便宜,特别是那种年代久远的书(如《基督山伯爵》)。购买也十分方便,无需绑卡,扫二维码支付即可。
3. Vol.moe
一个有各种种类漫画的下载站,且支持订阅推送。
4. 局域网精灵
免费版已经不更新了,但够用,只要把电子书下载到手机,使用这个 App,然后打开 Kindle 中的浏览器,保证两个设备在同一网络下就可以将书导入 Kindle。
六、Last but not least…
在刷着抖音、微博而感到疲惫后,不如放下手机,拿起身边的书,读一读,让身体得到放松,大脑得到安静,心灵得到净化。
翻译翻译什么叫TMD专业
嘿嘿,你来了!
超~专业的说!很棒棒~
哇!是大佬来捧场了!